這標題聽起來好像不太順。
大家一般都會問:如何找到一個好伴侶?或者如何選對伴侶?
但是經過深思熟慮後,我認為只能這樣寫才能準確的表達我的意思。
我是個嚴謹的有點古板的人。
如果我告訴你什麼是好的伴侶,或對的伴侶,那是對你不負責任,因為這個“好”和“對”根本沒有統一標準。
現實生活中,兩個別人眼中的“好人”也可能有不幸福的婚姻。
好或對,任何人去定義都會在自己的局限裡,因為好或對,只與它的參照物有關。
婚姻裡伴侶的參照物是誰?自己。
那麼接下來,你需要思考三個問題。
你自己是誰?
既然你是伴侶的參照物,所以,你是誰?很重要。
有句話很經典:你眼中的自己不是你;別人眼中的你不是你;你眼中的別人才是你。
仔細想想,你真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嗎?
你的樣子真的如別人嘴裡說的那樣嗎?你表面上向大家展示的樣子是你真實的樣子嗎?
你的眼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讓你討厭的人?你為什麼總覺得別人會看不起你?你為什麼總感覺別人是在傷害你?
“自己”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,只有撞上一些別的東西,被反彈回來的時候,“自己”才會顯現出來。
你看不慣有錢人的名牌傍身,映照出來了你對金錢物質的自卑;你動輒對別人發出怒氣,恰是你內心對自我掌控感的缺失;你總在指責別人身上的問題和錯誤,則源於你對自我的不接納。
請你認真的想一想,自己在與外界人事物的關係中,反彈回來的痛、苦、惑,是在提醒你什麼,是在告訴你什麼?
當你真正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,你就可以真正看到人原來可以優缺點並存、優劣勢共在,你終於相信人是可以不完美的,不完美的生命才是完整的,且每個人都一樣。
你開始全然地接納了自己,開始接納他人,接納這個世界,這個時候,你已成為一個成熟的人。
當你是一個成熟的人,你就有了能為自己做選擇的底氣。
接下來,我們思考第二個問題:你想要的是什麼?
你想要的是什麼?
當你知道了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存在,你就不會再渴望尋找另一半來彌補你情感的缺失,你也不會再要求對方來填補你內心的匱乏,你要找的人不是另一半,而是另一個。
你不來,我很好;你來了,我們更好。
你知道,另一個人的到來只是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。
你知道雪中送炭確實能讓你感動一生,但一生卻不能只靠感動就能幸福下去。
一個人的過度付出和另一個人的習慣性索取,在荷爾蒙的刺激下能存活,卻難持久。
生活的本質就是一地雞毛, 你知道你沒時間天天送炭,她也不需要天天被感動,你更需要的是有個人能和你一起耐心的把這一地雞毛掃起來,如果你們能一起再紮個雞毛撣子,那生活就已經再好不過了。
所以,這個時候,你很清楚你找的伴侶不是自己的另一半,而是另一個獨立的、完整的人,彼此真實、勢均力敵,你很好、我也不差,我在你面前不需要小心謹慎,你在我面前也不需要偽裝掩飾。
你不必因為我而改變,因為我選擇的就是真實的你;但我會因為你而改變,因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真實的我。
接下來,我們思考第三個問題。
什麼叫正確的選擇?
現在,我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步。
什麼叫正確的選擇?
沒有時間的檢驗,沒有結果的呈現,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還是錯誤。
所以事實的真相是:從一開始你根本無法知道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,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,這個選擇就呈現出了正確或者錯誤。
但很神奇的是,哪怕是兩個人做了同樣的選擇,在兩段不一樣的經歷之後,依然有一個會被認定是正確的,另一個被認定是錯誤的。
你說到底是選擇錯了,還是我們讓選擇走向了錯誤?
所以說,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所謂正確的選擇,但是我們有讓選擇走向正確的能力。
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能力?
這是在開始的時候能夠審時度勢、知己知彼,謹慎做出符合當下選擇的智慧;
這是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,能不斷發現問題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耐心;
這是在遇到問題時能不斷反思自己、敢於否定自己、重新塑造自己的勇氣。
你一旦掌握了這個能力,何懼今天的選擇對或錯?
凡事皆會因你的面對、接受、改變,而向著你想要的方向發展,你不會懼怕任何選擇,因為一切盡在你的能力掌控範圍內。
好了,如果你能做到這3點,放心去選擇你的伴侶吧。
無論你今天的選擇是誰,你都有足夠的能力讓他(她)成為你這一生最對的那個伴侶!